台湾野柳特产街_台湾野柳天气_台湾野柳女王头面朝向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顶部 |
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省万里乡,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(大屯山系),长约1700公尺,由于海蚀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,造就了海蚀洞沟、蜂窝石、烛状石、豆腐石、蕈状岩、壶穴、溶蚀盘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。
岬角,本意是指规模较地角为小的,突入海中、具有较大高度和陡崖的尖形陆地或是沿岸陆地向海或河、湖突出的,形态不规则的高陡基岩陆地。
它常常是被海水淹没的一部分山地,或是还没有被海水冲蚀掉的山地的一部分。在岩岸地区,半岛、岛屿和岬角比较多,如山东省荣成市的城山角和辽宁族大的老铁山岬,非洲的好望角等。
岬角经常形成於海岸方向急遽改变处,且常常横在河口湾口上,还可以从港口的每一个探头岬上发育起来。可能由沙和扁平的大砾石构成的岬角是由沉积物的沿岸运动所形成。岬角常带有一个很特殊的向後回弯的头(钩),这大概是由波浪围绕岬角末端折射造成的。
海蚀,为海水对于海岸线陆地的侵蚀,所形成的一种作用。一般常见的如:海崖、海蚀凹璧、波蚀棚、海蚀洞、海蚀门、海蚀柱,如遇地形抬升还会形成海阶等海岸地形。
台湾野柳的海蚀地貌十分特别,众多的蘑菇形的奇石布满了海滨,成为自然奇观。在许多地理教科书中都能看到的图片都可以在此得以亲眼所见。岩石的基质是沉积岩,石质较松,横向的纹理十分清晰。这样的石头在海浪潮汐、雨水和风的综合侵蚀下,形成了尉为壮观的海蚀地貌,这个过程还在继续当中。
一般的海蚀通常伴随着潮汐,周期性的潮汐引起海水向陆地的水平流动,进而对陆地边缘产生侵蚀作用,而其中又以波浪的侵蚀力最大,前冲的波浪进入陆地,而后退的波浪挟带砂砾磨蚀海岸,通常海蚀发生在岩岸地形较多,海岸的岩壁受到海水作用,外侧的岩体被海浪切断,进而剥落而形成。海蚀侵袭的海岸通常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海岸线地形,一般常见的如:海崖、海蚀凹璧、波蚀棚、海蚀洞、海蚀门、海蚀柱,如遇地形抬升还会形成海阶等海岸地形。
行程第四天,上午9:00被带到玉石展览中心购物一小时。车驶到那里,才发现就是昨晚看草台班子演出的地方。一个男性职员上车来作产品介绍,那种口吐莲花的语句和声嘶力竭的夸张表情,给人一种滑稽和不可信的感觉。
吃完中饭前往野柳,原来这段路程是乘巴士车前往,是走风景优美却危险的苏花公路。但由于之前发生大陆游客乘坐的车被泥石流冲进海里的事件,为了避险现在都改为乘坐高铁前往,只可惜那段优美风景因此也看不到了。
3、用来雕刻玉石的毛坯巨石需要用龙门吊来吊运
4、玉石雕刻的龙帆船
5、购物中心里不让拍照,咱刚拍了一张就被阻止了。
6、野柳地质公园
走进野柳地质公园,顺着步道走到海边,眼前立刻呈现了很大一片颜色为赭黄绣色、形状为千奇百怪的岩石。这些岩石中,像朵朵蘑菇的叫蕈状岩,像块块老姜的叫姜石岩,还有烛状石、蜂窝石以及壶穴、海蚀洞沟等岩石。
这些岩石之所以会形成现在这种千奇百怪的形状,都是由于地壳运动和岩层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,以及海浪的冲击后形成的。岩石的面貌虽各有不同但却有一定的改变规律,这就是坚硬的岩层突出来,软弱的岩层凹下去。
人们把海滩上的这些石头根据形状都冠了名字,诸如女王头、龙头石、仙女鞋等等。蕈状石女王头是最具代表性的地貌景观,该块石头极像一个颈子修长、头部线条优美的尊贵女王头,因此也是游客排队合影的最热门景观。
7、右面人群拥挤处就是排队与女王头合影的队伍
8、咱没有排队到拍摄最佳位置,就拍不到女王头的最美侧面。
9、这是地砖上的女王头
10、
11、
12、
13、这些岩石像不像伏在水里的河马?
14、咱没有去听导游介绍那些石头的名称,但这块石头不用介绍也能想象得出叫什吗名字。
15、
16、
17、
18、
19、
20、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